2011年1月31日 星期一

眩暈未必全因為頸椎病

有些人認為 眩暈 就是犯了 頸椎病 。 事實上,在神經內科 醫生 、耳鼻喉科醫生和骨科醫生之間,圍繞眩暈 的官司也常常是打不清的,更不用說病人自己了。

那麼,眩暈究竟是不是頸椎病呢?要弄清這個問題,我們首先要了解什麼是眩暈。 以及產生眩暈的病因有哪些。

在醫學上,眩暈是由多個系統發生病變時所引起的主觀感覺障礙 。 病人感到周圍景物向一定方向轉動或自身的天旋地轉,稱為 旋轉性眩暈 或真性眩暈;如病人只有 頭昏 、頭重腳輕感而無旋轉感,則統稱為眩暈。 眩暈與暈原的主要區別是前者通常無意識障礙 ,也就是說,眩暈發作時,病人的神誌始終是清楚的。 會出現眩暈症狀的疾病種類繁多。 而所謂頸性眩暈 則是指由於某些病因引起推動脈供血不足的一類中樞性眩暈,頸椎病只是其中較為常見的一種病因,隸屬於椎-基底動脈供血不足類疾病。至於引起椎-基底動脈供血不足的原因,可以有六大類:

動脈粥樣硬化  

推動脈供血不足,如推動脈型頸椎病。

基底動脈的舒縮功能發生障礙,如基底動脈型 偏頭痛 。

-基底動脈的畸形或發育異常。

鎖骨下動脈竊血綜合徵。

動脈內膜炎、 多發性大動脈炎 、頸動脈炎、結締組織病等。

可見,引起眩暈的病因多種多樣,決非頸椎病一種,而頸椎病中也只有椎動脈型和交感神經型者才會出現眩暈

能引致癱瘓的頸椎病

由於頸椎病變造成脊髓、神經等的刺激和壓迫,少數病人可以出現 癱瘓 和大小便障礙,如某些病程較長的神經根型頸椎病可以出現一側或雙側上膠癱瘓。

脊髓型頸椎病可以出現單側或雙側下肢癱瘓或大小便障礙。這些症狀是嚴重的,但發病率並不高,僅發生於某些特殊的病例,不是每例頸椎病病人都會造成癱瘓。

只有少數病人,由於外傷,以及治療不及時等,病變不斷發展,才會出現上述表現。可見,對此既不能掉以輕心,也用不著過分擔心和憂慮。 大多數頸椎病病人不會發展到如此程度,即使發生了,只要及時治療,也可以恢復

特別值得注意的是,個別病人在出現其它症狀之前,首先出現下肢發硬,行走不穩,走起路來頭重腳輕,有如在棉花或海綿 上行走一樣,這些往往是脊髓型頸椎病的早期表現,要立刻到 醫院 診視,以便明確診斷,避免錯過治療時機

2011年1月27日 星期四

頸椎病其實很少需要手術治療

頸椎病患者最關心的問題是,得了頸椎病怎麼辦?從治療頸椎病十餘年的經驗來看,大部分的頸椎病是不需要手術治療的,只有極少數的頸椎病是需要手術治療。

對年輕人來說,得了頸椎病並不可怕,特別是頸椎椎間盤突出的病人,只要對脊髓的壓迫症狀不是很嚴重,就不需要手術治療,如行頸椎前路手術治療後,由於手術需固定了兩節頸椎,頸椎的活動度部分受限,幾年以後,可能會誘發上下節的頸椎椎間盤突出,也可能會再作二次手術,這是目前手術治療的遠期風險!!!初期起病的頸椎病的症狀急,病人頸部疼痛、頸部僵硬、活動受限,睡眠受影響,以致精神狀態不好,有的病人由於找不到合適的治療方法,連續十幾天不能好好的休息睡眠,出現煩躁不安,病急亂投醫現象,不理智地選擇手術治療。

頸椎病的治療中,急性期單用止痛藥效果不好,因為主要的原因是頸部肌內的疼痛僵硬,疼痛以夜間為甚,最好配合應用肌鬆藥及鎮靜藥物,這樣效果會好一些的。建議病人不要採用扳頸椎的方法來治療,因為該方法主要針對頸椎小關節的錯位和扭傷,如果方法不當,會加重損傷,後果會更嚴重。 頸部的牽引和推拿能減輕部分的症狀,局部熱敷會有較好的效果。對這類病人,我們主要採用 中醫 治療急性外傷的方法來治療,以活血化瘀、通經止痛為主,一般3-5天,症狀可以大部分緩解。再辨證按虛實來鞏固治療,兩週時間便可以治愈。 對伴有頭痛頭暈、頸部不適的病人,只要加用鈣離子拮抗劑如尼莫地平等,效果會很好的。 治療結果後期的工作主要靠病人自己來完成,主要包括工作的體位、電腦前工作時間及休息方式,睡眠時合適枕頭的選擇及有氧鍛煉等,這樣頸椎就能逐漸不穩狀態恢復到穩定狀態,病痛就會遠離你。但如果仍不重視保護頸椎,可能會很長時間頸椎不能恢復穩定,也會容易再發。

老年人的頸性眩暈病容易復發,主要的原因在於頸椎的退行性變後,影響到了椎間孔,使椎間孔變小,引起了椎動脈供血不足。頸部轉動時由於椎動脈的受壓使血壓瞬間升高,刺激頸動脈竇體,反射性引起血壓降低,從而加重眩暈,甚至猝倒,這種病人的治療主要是活血化瘀和滋養肝腎,效果就會持久。 老年性頸椎病人一般都會有骨質疏鬆,手術時會出現固定不穩,植骨時容易出現骨不連,除非是較重的脊髓壓迫,最好不要選擇手術治療

每個病人都有自己的特點,不是一成不變的,有的病人容易選擇手術方式,認為這樣很快就會治愈,有的病人選擇保守治療,有的選用中藥治療,視人不同,視病情不同各人有自己的選擇,不可厚非。任何一種方式都有可能有人去做,但不是每一種方法都適合所有人,所以在治療前最好諮詢清楚,多問幾個為什麼可能會對自己有幫助的

脊髓型頸椎病的病狀

脊髓型頸椎病的症狀還是有很多的,所以大家有必要來了解一下脊髓型頸椎病的主要症狀都有哪些,通過了解大家可以及時的發現症狀,從而進行治療。

脊髓型頸椎病的主要症狀為緩慢進行性雙下膠麻木、發冷、疼痛和行走不穩、步態笨拙、發抖、無力等。有人訴說如“踩棉花感”,頭重腳輕,搖搖欲倒。 也有人形容好像在太空行走一樣。 初期常呈間歇性,勞累、行走過久等可使症狀加劇。 少數病人偶爾可於猛然仰頭時感到全身麻木,雙腿發軟,甚至摔倒。脊髓型頸椎病多以下肢症狀為主,上肢症狀輕微,雖然可有上膠沉重無力、動作不靈等,但多無神經根性疼痛,這是引起誤診的重要原因。 與根型等混合存在者,症狀較複雜,可與其它型症狀共同存在。

平安健康專家專家指出:脊髓型頸椎病的主要症狀有上肢症狀,出現於一側上肢或兩上肢的單純運動障礙,單純感覺障礙或者同時存在的感覺及運動障礙。下肢症狀,出現於一側下肢或兩側下肢的神經機能障礙。 偏側症狀,出現於同側上下肢的感覺運動障礙。 交叉症狀,出現於一側上肢和對側下肢的感覺或運動障礙。 四肢症狀,出現於四肢的神經機能障礙。頭部症狀,主要表現為頭痛、頭暈或頭皮痛。

通過了解,可以發現隨著病程發展,脊髓型頸椎病的主要症狀可逐漸加劇並轉為持續性,表現為上運動神經元或神經束損害的不全痙攣性癱瘓,以至臥床不起,甚至呼吸困難。膀腕、直腸括約肌症狀也較常見,多表現為尿急、尿頻、排尿無力、淋漓不盡和大便無力,個別病人有性功能障礙。 少數病人有皮膚發木、蟻行感或胸腰部有束帶感,以致感到胸悶、噯氣等不適

通過以上對脊髓型頸椎病症狀的介紹,我們可以發現了解這些是很重要的,否則如果不及時發現疾病 的會,那就會讓病程發展下去,脊髓型頸椎病的主要症狀可逐漸加劇並轉為持續性

2011年1月26日 星期三

易患頸椎病的人

從年齡上講,由於伴隨著年齡的增長,頸椎過多的慢性勞損會引起椎間盤變性、減弱,椎體邊緣骨刺形成,小關節紊亂,韌帶增厚、鈣化等一系列退化性病理改變,因此,中老年人患頸椎病的較多。

從職業上講,長期低頭伏案工作者或頭頸常向某一方向轉動者易患頸椎病。這些職業包括辦公室工作人員、打字員、抄寫者、電腦操作人員、會計、刺繡女工、手術室護士、長期觀看顯微鏡者、交通警察和教師等。雖然這些職業的工作人員頸椎病的發病率較高。

從睡眠姿勢上講,由於人的一生中大約有1/4~1/3時間是在床上度過,當枕頭過高、過低或枕的部位不當時,不良睡眠姿勢持續時間較長,睡眠時間又不能及時調整,易造成椎旁肌肉、韌帶、關節平衡失調,張力大的一側易疲勞而產生不同程度的勞損。因此,喜歡臥高枕者及有反復“落枕”病史者易患頸椎病。此外,躺著看書、看電視時頭部長久單一姿勢等日常生活中不良姿勢過多的人,也易發生頸椎病。

有頭部外傷史的患者也易患頸椎病。由於交通事故、運動性損傷導致的頸椎損傷,往往誘發頸椎病的發生。外傷後的頸椎病以年輕人較為多見。如體育活動中的不適當的運動,超過了頸部所能耐受的量;軍事訓練中失手造成的頸部意外創傷等,往往會導致損傷後的椎間盤、韌帶不能修復而發病

最後,有頸椎先天畸形者,如先天性椎管狹窄、先天性椎體融合、頸肋和第7頸椎橫突肥大等,易患頸椎病。咽喉部炎症有時也可成為誘發頸椎病症狀的原因

頸椎病的成病內因與外因

頸椎病是一種常見性疾病。它的主要症狀是頭、頸、肩、背、手臂酸痛,頸脖子僵硬,活動受限,有的伴有頭暈,重者伴有噁心嘔吐,臥床不起,少數可有眩暈,猝倒。

頸椎病是由於頸椎間盤退行性變頸椎骨質增生所引起的一系列臨床症狀的綜合征,如頸肩及上肢的麻痛、肌肉萎縮甚至發生四肢癱瘓。是臨床常見的疾病,以往多見於中老年人,近年來有年輕化的傾向;過去是會計、教師的職業病,現在則是辦公室裏的多發病。

頸椎病的成病原因

引起頸椎病的原因很多,一般多將其概括為內因和外因兩個方面。有的患者以外因為主,有的則以內因為主。

1)內因:頸椎關節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活動度很大,具有屈伸旋轉的功能,由於大量活動、勞損的積累,日久即形成慢性損害,易產生退行性病變。在頸椎病中,頸椎間盤出現退行性變是普遍的內因,是發病在基礎。

2)外因:主要的外因有以下幾種:

急性頸椎外傷;

慢性頸椎損傷,多發於長期從事刺鄉、縫紉、繪畫、書寫、化驗及腦力勞動者;

頸部及咽部感染;

風寒濕邪侵襲。

為防止病變的發生,家庭日常保養需做到用枕適當平時睡覺避免枕頭過低和過高,以平睡時與雙肩部等高為宜

頸部保暖 頸部受寒冷刺激會使肌肉血管痙攣,加重頸部板滯疼痛。在秋冬季節,最好穿高領衣服;天氣稍熱,夜間睡眠時應注意防止頸肩部受涼;炎熱季節,空調溫度不能太低

2011年1月25日 星期二

玩電腦小心玩壞頸椎

據報載,一位年僅9歲的小學生,由於經常玩電腦,加上上課、做作業低頭太久,致頭昏 頭痛 、頸部活動受限。 經 醫生 檢查,確診為兒童型 頸椎病 。 本是中年人的病症,9歲孩子怎麼也能患上?

電腦,被廣泛應用於工作、學習與生活的各個領域。但近幾年青少年電腦族頸腰痛,如頸椎病、腰腿病、 脊柱側彎 、鼠標手和 足跟痛 等日漸增多,並呈蔓延之勢,這一情況應引起我們高度重視。

一是長期用電腦工作、上網和玩電腦遊戲者,應保持頸部正確姿勢:中立位,目光平視,頭部既不過低,也不過高。使用電腦2小時後起身休息一會,變換頸部姿勢,鬆弛一下頸部,清除 疲勞 ,以利再進入角色。 頸部若長時間處於一個基本不變的位置,就會加大頸椎特別是頸椎間盤的承受壓力,肌肉,韌帶活動不均衡,使頸部十分疲勞,最終導致電腦性頸椎病。這是青少年之所以早早出現頸椎病的因素之一。

二是使用電腦時,要注意保持腰部正確的姿勢。青少年若長時間坐於電腦前,應避免脊柱向一側傾斜,導致電腦性脊柱側彎,影響脊柱的正常生產發育。 為此桌椅稍靠近電腦桌,身體腰骶部盡可能貼近椅背;脊柱保持正直;不要隨意挪動桌椅;避免過側腰部觀察顯示屏或操作鍵盤、鼠標。這樣一來,造成脊柱側彎、 腰肌勞損 或 腰椎間盤突出症 的機率會大大減少。

三是最好將電腦椅換成帶滑輪的靠背椅,比較靈活機動,可根據需要隨時將身體重心作必要的移動,使視線始終保持在中立位,頸、腰部姿勢也能維持良好狀態

教師和家長應加強對孩子進行防治電腦性頸腰病,特別是脊柱側彎的教育,注意觀察,及時引導,有效監督

頸椎病引致的雙腿無力

有些頸椎病患者除了頸部不適等症狀外,最明顯的特徵是 下肢無力 、麻木、發緊、抬步沉重感等症狀,逐漸還會出現跛行、顫抖 、步態搖晃、容 易跌倒 等現象。 這種下肢症狀就是頸椎病病理變化累及脊髓後的表現,即頸椎病脊髓型,特別是其周圍型所特有的症狀。

脊髓型頸椎病的發病原理,主要有動力性因素、機械性因素、血管因素和先天發育因素等4個方面:

1)動力性因素。椎節失穩、鬆動,後縱韌帶膨隆、皺褶,髓核後突和 黃韌帶肥厚 前凸等突向椎管腔而致 脊髓受壓 。 這些情況可因體位的改變而消失。

2)機械性因素。椎體後緣 骨質增生 ,髓核突出或脫出後形成粘連、機化,可造成對脊髓的持續性壓迫,或當頸椎活動時,脊髓在凸出部位來回磨擦,均可使脊髓受壓或受刺激而產生症狀。

3)血管因素。脊髓的血液供應是保持脊髓完成各種複雜活動的重要基礎,一旦某些血管因遭受壓迫或刺激而出現痙攣、狹窄,相應支配區缺血,產生癱瘓 症狀。

4)先天發育因素。頸椎椎管矢狀徑先天性發育狹窄也是不容忽視的原因

下肢症狀往往是脊髓型頸椎病的主要症狀和早期症狀,是由上述病因對錐體束的直接壓迫或局部血液供應減少、中斷所致。若治療不及時或治療不當. 有時可呈進行性加重,嚴重時可出現 呼吸困難 、 大小便失禁 、性功能喪失及痙攣性癱瘓等後果。 當然,有部分脊髓型患者,也可由於錐體束深部被累及,而首先出現以上肢症狀為主,然後才波及下肢。上肢症狀主要為手的動作笨拙、細小動作失靈(穿針、寫字發生困難)、手抓握功能降低、持物墜落等。 同時,脊髓型還有生理反射異常、病理反射出現等體徵。 如上肢肱二頭肌、肱三頭肌、肱橈反射和下肢膝反射、跟腱反射減弱或消失(早期可亢進或活躍);腹壁反射、提睾反射、肛門反射減弱或消失 ;霍夫曼徵、 掌頦反射 及林米特徵(即屈頸試驗,患者直立,屈頸或伸頸片刻,即出現上肢 觸電 樣麻木,並沿軀幹向下放射到小腿及足部)陽性等

2011年1月23日 星期日

誘發物理治療的因素

肩關節周圍炎是肩並節囊和關節周圍軟組織的一種退行性、炎性病變。 其臨床表現為:多見於45歲以上的中老年人,早期以疼痛為主,日輕夜重;晚期則以功能障礙來主,外展、外旋及後伸等動作受限最明顯。

中醫學中,本病稱漏肩風、肩凝等,屬痺症範疇。多因年老體虛,風寒濕邪乘虛而入,致經脈痹阻;或跌僕損傷,瘀血留內,氣血不行,經筋作用失常而道致本病。

肩周炎並不都是肩痛替罪羊

肩周炎 的發病雖然目前為止尚未明了,但了解它的誘發因素,從而在生活中有意識地避免這些因素的持續發生,就能遠離肩周炎,不讓肩周炎有可乘之機:

制動
肩關節的活動減少,尤其是上肢長期靠在身旁,垂於體側,被認為是肩周炎最主要的誘發因素。制動一般發生在外傷或手術以後。 不僅肩部或上臂 骨折 ,外傷後過久地不適當制動可造成肩周炎,而且有時甚至因為前臂,腕部骨折後應用頸腕吊帶懸吊,或是胸部石膏固定等原因減少了肩關節的活動也可造成肩周炎。此外,由於心臟手術,胸外科手術,女性 乳腺癌 切除術,有時甚至肝膽外科手術也可引起同側肩關節的肩周炎。 這種手術以後引發的肩周炎,可能與術後疼痛,肩部活動減少有關。

肩關節內在病變
肩關節本身變性性疾病,尤其是局部軟組織退行性改變,可由於疼痛限制肩關節運動造成肩周炎。最常見導致肩周炎的軟組織退行性疾病是 肌腱炎和腱鞘炎 ,其次是撞擊綜合徵和肩峰下損害。 這些疾病可因為進一步開成肌健、肩袖、滑囊、關節囊的損害、粘連,攣縮等病理改變而導致肩周炎的發生,此外,肩部的損傷有時甚至是微小的損傷,也極有可能成為肩周炎的起因。

鄰近部位的疾病
常見的鄰近部位病變為頸椎疾患。有相當多的研究結果表明,有頸椎疾患的病人發生肩周炎的可能性極大地增加,而且肩周炎病人也常伴有同側頸椎側屈和旋轉功能的明顯下降,頸椎疾患誘發肩周炎的原因也是不太清楚,可能原因是由於脊神經根受刺激後肩臂部疼痛或肌肉痙攣造成的肩部活動減少,或頸椎疾患的神經系統功能失調,特別是自主神經受累所造成,因此,在鑑別診斷或判明是否由頸椎疾患導致的肩周炎時要慎重。其它鄰近部位的疾病還包括心髒病,肺部結核,膈下疾病等。

神經系統疾病
有較多的臨床觀察結果表明,患偏癱,神經麻痺等神經系統疾病的病人肩周炎發生率較高。這可能與肌肉力 量 降低,運動減少有關,如 帕金森病 病人肩周炎的發生率高達12.7%,高發的原因明顯地與運動減少有關。

內分泌系統疾病
糖尿病,甲狀腺功能亢進或甲狀腺功能減退等內分泌系統疾病也與肩周炎關係密切,尤其是糖尿病病人,他們合併肩周炎的發生率可達10%-20%。 因此內分泌功能紊亂也可能是肩周炎的誘發因素之一。

免疫功能方面的改變
肩周炎的發生的免疫機制雖然不太清楚,但似乎可能與岡上肌肌腱等肌腱組織退行性改變誘發的自身免疫反應有關。老年人易患肩周炎和在肩周炎治療過程中註射腎上腺糖皮質激素的治療方法等現像都支持與免疫有關的論點。 一般來說,50歲以後岡上肌肌健等部位明顯變薄,磨損 ,肌腱止點處的血管供養貧乏區發生局灶性壞死,而該區在外展時常與肩峰下反复撞擊。 因此,十分容易遭受損害而產生炎症。 局部的非細菌性炎證可產生異物型細胞免疫反應,並逐漸擴展至肩袖其它部位和關節囊,引起瀰漫性的關節囊炎。此外,部分肩周炎病人的人類 白細胞 相關抗原HLA-B27陽性率、1gAC反應蛋白和免疫複合物水平等免疫指標也相對較高,這些都可能與肩關節周圍軟組織損傷後纖維變性造成的自身免疫反應有關。

姿勢失調
相當多的肩周炎病人發生於手工作業,伏案久坐等具有良姿勢的職業,而且過度胸椎後突(駝背)的病人明顯地容易患肩周炎。 這可能由於長期的不良姿勢或姿勢失調造成了肩胛骨的傾斜,肩峰和肱骨也因不正常的應力而發生位置改變,逐漸形成肩袖損傷,潛在地導致肩周炎。

封閉療法不是傳說中靈丹妙藥

心理因素
抑鬱、冷漠和感情城市抑等心理因素也與肩周炎的發生有一定關係。相當一部分肩周炎病人可有情緒不穩及精神創傷史。 或有因長期患病,社會經濟壓力圈套而心情鬱悶的情況。 他們對痛覺比較敏感,即痛閾較低的人往往容易患肩周炎。 可能的原因是一旦肩痛和炎症發生後,這些人往往因為對疼痛過於敏感而較難恢復運動功能。雖然肩周炎的誘因是多種多樣的,但這些眾多的誘因卻共同地造成了肩關節軟組織輕度的非特異的炎性變化,由此提示,肩周炎的病

因可能是多因素的。 因此,在肩周炎的治療和預防過程中應根據其誘發因素加以區別對待

外力捐傷是引發肩周炎的主要原因

根據臨床觀察及病理分析認為,外力損傷也是引發 肩周炎 的一個主要原因。 所謂外力損傷,包括超強度外力損傷、無備過載外力損傷和慢性累積性疲勞 損傷等。

肩關節活動範圍大,運動靈活,能做內旋、外旋、內收、外展、前舉、後伸和環轉等動作,但這些功能的實現,必須依靠韌帶、肌腱和骨骼肌的支持。由於肌肉、韌帶的結構複雜,功能多種多樣,導致受損傷的機會多。 肩關節活動時,同一塊肌肉,往往同時受到幾個不同方式作用力的疊加,使肌力矢 量 變化頻繁,更成為軟組織容易損傷的條件。

(1)超強度外力損傷係指在瞬間內,由於肩關節周圍軟組織受力超越了所能承受的負荷能力而引起的韌帶、肌腱和肌纖維部分斷裂或完全斷裂。例如:在搬舉重物時,肱二頭肌和岡上肌受到衝擊重力,肌腱和肌肉連接部位發生斷裂或撕裂,在臨床上就不少見,局部輕微損傷就更多見了。 老年人運動功能協調能力差,就更容易造成牽拉損傷或對關節部位的擠壓損傷。

(2)無備過載外力損傷肩關節周圍的軟組織在突發的外力作用時,如果有精神準備則不致於遭受損傷;而在無精神準備時,則可造成損傷。 例如:摔個跟頭,重力並不很大,大部分人摔個跟頭並不會造成明顯外傷。 但若在無精神準備的情況下,就會發生骨折 、脫位、軟組織撕裂等損傷。 活體組織與工程材料不同,工程材料的破壞完全由自身的強度確定,外界條件對其強度、韌度的影響遠比生物組織小得多。 活體軟組織的強度、韌度與精神因素、神經系統有密切關係,在神經系統支配下,強度和韌度有較大的可塑性。因此,有時重力並不大,由於沒有充分的精神準備,即可造成肩關節周圍肌腱、肌肉、韌帶等軟組織的損傷

(3)慢性累積性疲勞損傷係指在長期的周而復始的重力作用下,雖然受力一般仍在肩關節軟組織強度內,但組織出現了慢性疲勞,強度和韌性即下降,有的表面無特殊變化,但內部組織結構已出現損傷或病理改變。例如:教師工作,每日寫教學方案和上課寫黑板字,耗力並不大,但是卻需要肩臂許多肌肉參與協調,所以易引起肌肉、肌腱等軟組織疲勞。 長期的累積,即可發生內部的慢性損傷,成為易患肩周炎的因素。

研究發現,肩部關節的某一軟組織出現外力損傷後,整個肩關節保持功能態的平衡能力就出現薄弱環節,影響著平衡的穩定,因此損傷也有可能繼續增大。由於肩關節肌肉、韌帶、肌腱等軟組織損傷,就會出現充血、 水腫 、滲出等組織學炎症改變。 50多歲的老年人、尤其是當存在著生理的一過性自主神經、內分泌系統紊亂時,有新陳代謝障礙和軟組織退行性變,對於損傷反應不易修復,進一步發展,可致肩部某些肌肉疼痛性痙攣,廢用性萎縮。特別是炎性組織的異常修復、粘連等,最終可導致肩關節功能障礙,形成典型的肩周炎

2011年1月21日 星期五

牙疼可能是頸椎病的先兆

張女士最近老是牙疼 ,到醫院口腔科檢查後, 醫生說需要拔牙。 “醫生說要我拔牙,那就拔吧,誰知道拔了一顆,牙疼還沒止住,後來又到這家醫院,說還需要拔,接著就又拔了一顆,就這樣連續拔了三顆,還是牙疼。”幾天前的一個上午,在醫院康復醫學科,張女士難受地對醫師說:“總不能把牙齒拔完吧,所以,我來這裡看看。”

醫師說,像張女士這種情況,牙齒本身病變應該不是根本原因,應該做進一步檢查,以圖找出真正元兇。經過一系列檢查,醫生髮現張女士的頸椎可能有問題,張女士的第五節頸椎有壓痛點,按壓那裡的話,疼痛就會放射到牙槽部位,病人就會感覺牙疼,而且疼痛明顯加劇,另外頸部還有輕度的骨質增生 。

醫師說,張女士患的是交感神經型頸椎病 。 頸椎病分為頸型頸椎病、交感神經型頸椎病、椎動脈型頸椎病、神經根型頸椎病、混合型頸椎病等。 交感神經型頸椎病是比較少見的一種,此類頸椎病是因為頸部交感神經節受到刺激,產生頭暈、昏沉、 偏頭痛 、 心慌 、 胸悶 、四肢發涼等症狀,有的還會出現牙疼。

醫師進一步分析說,牙齒是由三叉神經支配的,三叉神經在頸部的走行距離短又隱蔽,通常不會受到頸椎退行性病變的影響,所以絕大多數頸椎病不會誘發牙疼。張女士的情況可能是頸椎退行性病變,壓迫到位於第五頸椎和第五頸椎橫突前面的頸部交感神經,異常刺激由頸部的交感神經傳遞到三叉神經脊髓核,再由三叉神經下頜支傳到牙槽,使左側下牙出現嚴重的疼痛,而牙齒本身並沒病變

“這種情況下,拔牙是很不負責的做法,應該先治療頸椎病,治好了頸椎病,牙疼自然就緩解了,有的甚至就不疼了。”醫師說。

醫師提醒大家,當出現牙疼時,要先到醫院檢查,看看是不是牙齒本身病變引起的牙疼,如果不是,可以檢查一下頸椎,或許頸椎病變才是真正的病因

頸椎病的診斷方式

頸椎病 本是中老年人的常見病,但是近年來呈現發病率不斷上升和發病年齡不斷提前的趨勢。長期伏案工作者的頸椎病發病機率是非低頭工作人群的46倍,整體發病率已達15%。 鑑於頸椎病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和工作能力,病程進一步發展還會對健康帶來致命的傷害,因此及早診斷和治療,控制病程非常必要。

患者自查

我們想知道是否患上了頸椎病,按照以下兩種方法,就可以初步判斷。

1、檢查頸椎活動度:把頭緩慢向各個方位旋轉,看頸部是否出現疼痛。

2、檢查頸椎出毛病的部位:微微低頭,從最突出的第七頸椎開始往上,手輕輕地按壓頸椎及左右兩側。如果出現壓痛,或者摸到條鎖狀、砂粒狀的硬塊,可能就是頸椎問題的所在。

醫學檢查

一般而言,專業骨科醫院通過常規檢查、X線檢查、頸椎特殊影像檢查來診斷患者是否患有頸椎病,並確定頸椎病的類型和病程

常規檢查是指對每例患者的基本檢查,包括詳細地詢問病史,及進行體格檢查如:壓痛點的部位、頸椎活動範圍以及運動障礙和反射。

X線檢查:凡頸椎病患者都應拍正位及側位、雙斜位X光片。

頸椎特殊影像學檢查:包括斷層攝影、CT掃描、核磁共振以及其他用於頸段的各種造影術

2011年1月20日 星期四

司機易患頸椎病

會開車的人越來越多,擁有私家車的人也越來越多,因此越來越多的“駕駛者”走進了醫院 。 原因很簡單——他們也和職業司機一樣得了職業病。 開車族最常見的病一般屬於骨科病和內科病兩種。 患頸推病的司機甚至可以占到整個 頸椎病 患者的20%以上!形成病的原因基本上和不良的坐姿及車輛本身的設計有關。

症狀: 腰椎間盤突出症
腰椎間盤突出 症是指腰椎間盤發生退行性變以後,在外力作用下,纖維環部分或全部破裂,連同髓核一併向外膨出。刺激或壓迫神經根、血管或脊髓等組織所引起的腰痛,並伴有坐骨神經放射痛等症狀為特徵的一種病變椎間盤組織。

患病原因:座椅和坐姿仍是駕駛者患病的主要原因。不過,腰椎間盤突出症還與汽車本身的減震有關係。 汽車減震如果不好,就會加劇車輛的顛簸程度。 產生的顛簸會使椎間盤受到的應力增加,同時腰椎就要承受一定的壓力,壓力的增大就會使椎間盤因變形而產生病變,很容易患上腰間盤突出症、腰椎管狹窄等疾病。

健康高招:讓身體從腰部盡量向後仰。每天這樣重複50-80次。 同樣。 腰背肌的肌肉力量強了。 脊柱的穩定性也會相應加強.對外界受力的作用就不會出現滑脫、 骨折 等情況。

症狀: 胃下垂
胃下垂在西醫的解剖學裡,是指胃小彎的切跡低於正常的腹腔的體位.甚至低於客脊連線之下。

患病原因:剛剛吃過飯就鑽到駕駛室裡。這時胃還比較沉,汽車的顛簸很容易使胃向下變形。

健康高招:治療胃下垂的辦法不多,一般以養為主。少食多餐,多吃易消化的蛋白質(雞蛋、豆腐、魚類等),避免吃太油膩的食物;飯後躺臥片刻,有的臨床發現向右躺臥能舒緩胃脹的感覺。 另外就是平時加強腹肌的訓練活動。最適宜胃下垂治療的鍛煉項目是單槓、雙桿、游泳等.這些運動有利於腹壁肌肉力量的增加和胃腸肌肉的 緊張 度加強,病人可根據自己的體力狀況適當選擇。

駕駛者容易息的其他病症還有風濕、灼傷、腎炎等。其中,易患風濕的原因多半是汽車的密閉性不夠好造成的。 因此,平時要多檢查車況,對車門的密閉性要及時檢查並處理。 春秋季節開窗透氣更要注意防潮。 駕駛者被灼傷的人有很多。也許有很多人認為在藍天下沐浴陽光,把皮膚孵得黝黑。 能顯現出健康美和男人的味道。 不過有時恰恰相反。 陽光中的紫外線很容易灼傷你的皮膚。 皮膚是黑了。 但美卻沒了。你最好加裝貼膜。 或者安裝遮陽板。 ?

每個人都會認可健康對於自身的重要性。但卻不是所有人都能做到按正確的方法維護身體健康。 有些人是因為朝九晚五無暇顧及.還有一些人則是因為缺乏意識,他們不懂得如何關愛自己。俗話說:病來如山倒,病去如抽絲,一輛車向前開容易,但如果想再倒回去就會困難得多。希望有車一族能好好地愛惜自己,好好地享受有車生活

頸椎病引發的頭痛

提起頭痛 ,一般都不會聯想到 頸椎病 。 殊不知, 頭痛 跟頸椎病之間還有著莫大的關係。隨著年齡的增長或者職業關係,頸部長期保持一個姿勢,頸椎會發生老化,頸部椎間盤變性,釋放炎性因子,繼而引發頭痛。

頭痛或與頸椎病有關
付阿姨從去年夏天開始,每遇到下雨天就會頭痛。因為已經47歲,先生半開玩笑說是更年期綜合徵,也就沒有專門去看醫生 。 可今年夏天症狀明顯加重了,特別前幾日成都遭遇暴雨,付阿姨頭痛得沒法睡覺,這才到醫院 檢查。 花了3天時間,跑了幾家醫院,昨日終於在骨科醫院揪出病根——頸椎病。

專家分析:根據付阿姨的描述,她的頭痛受天氣影響較大,疼痛程度不算劇烈。一般來說,神經系統對環境最敏感,初步可以估計她的問題與神經系統病變有關。 患者的情況在臨床上較常見,根據我們的經驗,大部分屬於頸源性頭痛。 隨著年齡的增長或者職業關係,頸部長期保持一個姿勢,頸椎會發生老化,頸部椎間盤變性,釋放炎性因子,繼而引發頭痛。

另外,椎動脈型頸椎病病人也常見頭暈症狀。典型症狀是當頭轉到某一個位置的時候突然出現頭暈 ,嚴重起來天旋地轉,甚至暈倒。 該病發生後,病人頸部活動受限,作頸部旋轉或活動可引起 眩暈 、 噁心或心慌等症狀。頸部因伸展或旋轉而改變體位可誘發 眩暈 症狀,一般持續時間較短,數秒至數分鐘即消失。

專家提醒:頭痛最好先找骨科
專家提醒患者,鑑於頸源性頭痛常被誤診,如果發現不明原因的頭痛、頭暈、頭皮發麻、手麻 、 肩痛 ,甚至伴有 噁心 、心慌等症狀的人,最好還是先找骨科專科醫生診治。 他說,不少前來診治的患者,都有曾經被誤判為耳病、鼻病、 神經衰弱 、 美尼爾氏綜合症等病症的經歷,結果耽誤了頸椎病的及時治療。

TIPS:如何預防頸源性頭痛?
預防頸椎退行性病變,首先要加強全身運動。每個人可以根據自己的工作、生活規律,定時做廣播體操或是跑步、游泳等,適度的全身運動可以增進頸椎和全身骨髂、關節的健康。 其次,可以每天做頸部旋轉,讓頸椎朝不同的方向活動,並在每個方向停留五六秒鐘,使頸椎周圍的肌肉都參與到運動中,這樣可以喚醒那些因缺少運動處於休眠狀態的肌肉,增進其對頸椎的保護能力。做頸部旋轉時速度一定要緩慢,過快旋轉可能會損傷頸椎。 無論是全身運動還是頸部運動,都要適度並持之以恆

2011年1月19日 星期三

B超診斷肩周炎

肩周炎的B超檢查是近些年開展的診斷肩周炎的一個新項目,由於該項檢查無疼痛、無創傷、無副作用並且操作簡便,費用低廉,所以很受歡迎。

有文獻報導,B超檢查對肱二頭肌長頭腱及腱鞘的情況,比X線造影能提供更有價值的資料,能檢出腱鞘的炎性滲出

應用B超檢查肩袖,能很好地顯示肩袖的切面解剖,並示肩袖破裂情況。 如局部變薄,完全不顯影,肩袖正常均勻反射波中斷,或被一個中央反射段代替正常波型等,對肩袖破裂的診斷靈敏度能達到90%左右。 其中,顯示肩袖未顯影或有局部變薄的陽性發現,提示肩袖破裂的準確率可達100%,且無需進一步做關節造影。而當顯示肩袖正常均勻反射波中斷或顯示有中央反射波段時,肩袖破裂的診斷可靠性較前者低,此時建議在做任何手術治療前,或應用某些特殊療法時,必須進一步做肩關節造影,以除外B超診斷的假陽性

患肩周炎一定要多活動

昨日,53歲的郭女士匆匆趕到市中醫醫院 ,要求推拿治療。 她患肩周炎近兩個月,左臂不能抬。

郭女士兩個月前感覺左肩不適。起初,疼痛較輕,慢慢發展為持續性疼痛,尤其做肩關節旋轉、上舉、外展運動時更明顯。 她到市中醫醫院推拿科找醫生 ,被診斷為肩周炎。 陳昌歡對她進行推拿等手法治療,並特別提醒她回家後要堅持肩部鍛煉。

回家後,郭女士發現越鍛煉肩部越疼。周圍人提醒她傷筋動骨要多靜養、少運動。 兩個月裡,她在家休養,盡量不抬左臂。 沒想到,病情沒好轉,左臂幾乎抬不起來了。

與骨折不同,肩周炎是慢性病,其治療原則是活動活動再活動。只有多活動鍛煉,才能把肩關節黏連的韌帶、軟組織—點點撕裂開來。 —般至少需要兩周有效鍛煉,疼痛才能有所緩解;必要時還要配合熱療、熱敷,增加局部血液循環。 鍛煉時,疼痛是難免的  

專家同時提醒,肩周炎不難治,循序漸進鍛煉是關鍵。如果鍛煉不得法,用力太猛,可能造成新的關節損傷

2011年1月17日 星期一

脊髓型頸椎病的藥物治療

藥物外治康復保健治療結合臨床常見的頸椎病,以溫經散寒,搜風除濕,活血化瘀,消腫止痛,滋補肝腎為主的中草藥製劑治療,有標本同治的作用。我院骨傷科頸椎病研究室常用的外治方法有:神康藥磁發生器療法、藥物頸枕療法、藥物離子導人療法、藥物熏洗療法、藥物熱敷療法、通絡散熱熨療法,以及生物全息療法、四極感應脊柱疾病療法、藥線點灸療法等、可選擇應用。

藥物康復治療

1、中醫辨證論治脊髓型頸椎病多采用散風祛濕,活血化瘀,通髓和營,補腎養肝,舒筋止痛的藥物治療。

(1)肝 腎陰虛 ,風寒濕阻型。

治則:滋腎養肝,散寒除濕。

方藥:三痺湯加減(黃芪30、當歸10、熟地15、羌活10、黨參15、白芍20、細辛5、獨活10、秦艽15、川斷15、雞血藤30、仙靈脾15、蒼朮20、炙甘草5)

用法:每日1劑,清水煎,分早晚服。

(2)血瘀氣滯,肝腎虧損型

治則:活血和營,調補肝腎。

方藥:壯骨通髓場(刺五加、丹參、杜仲、淫羊藿、狗脊、鹿含草、秦艽、龜板(酥炙)15,川芎、當歸、地鱉蟲各10,千斤拔、黃芪各30,制馬錢子粉0.3吞服,豬尾椎骨150先煎)或補陽還五湯加減。

用法:每日1劑,清水煎,分早晚服。

(3)血瘀氣滯,正氣虧損型

治則:活血除痺,益氣養血。

方藥:三痺湯加淫羊霍、龜板(酥炙)、黃精、何首烏各15,或獨活寄生湯加減。

用法:每日1劑,清水煎,分早晚服。

(4)血瘀氣滯,肝腎氣血虧虛型

治則:活血養血,補益肝腎。

方藥:活血通髓湯加黃精、杞子、何首烏各15

用法:每日1劑,清水煎,分早晚服。

(5)肝 腎陽虛 兼挾寒濕型

治則:溫補腎陽,祛寒除濕。

方藥:腎氣丸加減(山萸肉10、茯苓15、附片5、仙靈脾15、黨參15、肉桂6、仙茅10、南星10、鹿筋10、木瓜15、白朮15、羌活10、當歸10、黃芪30、炙甘草5)

用法:每日l劑,清水煎,分早晚服。

(6)血瘀氣滯,陽脈閉阻型

治則:活血通髓,補氣和營。

方藥:補陽還五湯加味(赤芍15、川芎10,當歸10、地龍15、黃芪100、紅花10。桃仁10、地鱉蟲10、丹參20、仙靈脾15、秦艽15、黨參15、紫河車20、炙甘草5)

用法:每日l劑,水煎,分早晚服。

(7)氣血虧虛,陽脈閉阻型

治則;補益中氣,活血通絡。

方藥:補中益氣湯加減(黃芪50、黨參15、白芍15、白朮15、葛根20、鬱金10、茯神15、雞血藤30、當歸10、川芎10、片 薑 黃15、仙靈脾15、秦艽15、地鱉蟲10),或補血通髓湯加減。

用法:每日l劑,水煎服,分早晚服。

(8) 脾虛 濕盛,清陽瘀阻型

治則:健脾祛濕化瘀。

方藥: 參苓白朮散 加減(黨參15、茯苓15、白朮15、扁豆10、陳皮3、砂仁10、羌活10、葛根20、南星1O克、鹿筋10。淮山藥10、過江龍25、天麻10、丹參15、雞血藤30)

用法:每日1劑,清水煎,分早晚服。

2、西藥治療 維生素E 丸、維生素B1 、 維生素C丸 ,用於增強療效,布絡芬或消炎痛用於止痛

脊髓型頸椎病的非藥物治療

脊髓型頸椎病康復治療適應症:病程短,症狀較輕,或病情較重,椎管前後徑在11毫米以上,頸椎後移,骨關節錯位,棘突偏歪,生理弧度後凸,頸椎失穩,或年齡較大,病情久而症狀重,病人健康狀況差,估計手術 治療效果不理想者。

(-)手法康復治療手法按摩推拿治療對頸椎病有良好的效果。 其治療作用有:疏通脈絡,促進患部血液循環及新陳代謝;增大頸椎間隙及椎間孔,糾正患椎移位,解除神經根的壓迫及刺激;松解神經根及軟組織粘連,緩解症狀;緩解肌肉痙攣,平衡肌應力,恢復頸椎活動;對癱瘓患者,可減輕肌肉僵縮,防止 關節僵直 及畸形,調節機體內外平衡,有利於功能康復。 如行頸部痛點按摩,運用分筋、彈撥、推壓、理筋、鎮定等手法,充分松解斜方肌、肩胛提肌、胸鎖乳突肌、頸椎棘突兩側軟組織;點按風池、大椎、肩井、項強、頸中、膻中、後頂、前頂、百會、上星、手三里、合谷穴等;並結合主動或被動頸部功能活動。每次手法治療1520分鐘。

頸椎牽引康復治療脊髓型頸椎病,部分病人可行坐位頸椎牽引治療,如果頸椎生理弧度後凸或患推後移者,或老年體弱者,應行仰臥藥頸枕式布兜頸椎輕度屈曲牽引治療。輕症者採用間斷牽引,每日l3次,每次30分鐘至1小時,重者可行持續牽引,每日牽引68小時。 牽引重量按患者體質而定,常以510千克為宜。 一般30次為1療程,如果有效,可繼續牽引12個療程。

物理康復治療常用的方法有:藥物離子導入法、超聲療法、電療、醋療、蠟療、藥磁治療器療法、紅外線療法、陽光浴、森林浴、礦泉浴、海水浴等

功能康復治療脊髓型頸椎病一經診斷,應根據病情建議病人參加輕體力勞動,或免重體力勞動,或休息治療,預防繼發性損傷加重病情。

1、脊髓型頸椎病多有椎管狹窄,應注意防止頭、頸部外傷,行走時防止摔倒,乘車時防止急剎車造成頸部損傷。

2、該病多有頸肌 緊張 或頸活動受限,部分患者用力作頸部功能鍛煉,常會影響病情發展,特別對頸椎失穩、椎管前後徑狹窄患者,作過度頸部後伸或後旋活動或旋轉活動,可引起頸髓在椎管內的磨損 性病損,影響康復治療,應作適當的動靜結合的功能康復。

3、根據病情,進行適當的鍛煉,以提高患者體質。 患者在早晚適當散步,活動全身關節,作輕度頭頸肩操,防止頸部過度勞累,頸枕高低適當。嚴重患者適當限制頸部活動,應用頸圍領保護頸椎失穩。

脊髓型頸椎病患者需要適當休息,但不能絕對化。在醫師的指導下需積極地進行功能活動,以調整頸椎和周圍組織的關係,緩解脊髓及神經根的病理刺激,改善血液循環,松解肌肉痙攣,增強肌力和頸椎的穩定性,減輕頸椎病的症狀。在急性期應以靜為主,動為輔;在慢性期以動為主,可作頭頸運動、醫療體操,打太極拳,練八段錦,在椅子上及床上運動,或練康復保健功十法。

穴位注射治療根據患者病證辨證選擇穴位進行注射治療,可很快緩解臨床症狀,常用的有當歸注射液、丹參注射液 、夏天無注射液、 維生素B1注射液 、維生素Bl2注射液等,每穴注射2毫升,每日或隔日1次,10次為1療程。

針灸與小針刀治療

食療與康復營養對人類治病防病與健康長壽具有明顯的影響。人體器官與細胞正常機能的維持,均有賴於合理的營養,不合理的營養可以引起許多疾病,加速人體的老化,導致早衰死亡。 在影響人類抗病延壽的各種因素中,營養因素起著重要的作用。要做到防病治病、延緩老化過程與延長人類壽命,就應該注意營養食療與康復衛生問題。

手術康復治療經手法與綜合性治療的脊髓型頸椎病,症狀無改變或加重者,可根據患者病情需要及身體健康狀況進行手術治療。有關手術治療適應症、手術操作方法等內容詳見手術治療章節

小心頸椎病的5種病狀

頸椎病是指頸椎發生了退行性改變,引起頸椎管或椎間孔變形、狹窄,刺激或壓迫了鄰近的脊髓、神經根、血管及交感神經,並由此產生頸肩、上肢一系列症狀的疾病。據我國各大 醫院 的調查資料顯示,近年來,因頸椎病而就診的患者人數是骨科門診患者中最多的。 頸椎病患者多為需要長期低頭工作的城市白領。 該病患者可出現頸肩部疼痛、肢體麻木 、 頭暈 和 噁心 等症狀,嚴重者可出現 大小便失禁 甚至 癱瘓 。 可見,頸椎病已經嚴重地威脅到城市白領人群的健康。 更讓人吃驚的是,大部分頸椎病患者並不清楚怎樣對該病進行預防和治療,甚至不知道該病有哪些症狀。為此,本刊推出特別策劃——如何防治頸椎病。

眾所周知, 頭暈 、 頭痛、 噁心 、 嘔吐 和肢體麻木等是頸椎病患者的常見症狀。 但這些症狀與 感冒 等疾病的症狀相類似,患者不容易辨別。 那麼,有哪些特殊的信號能提示人們患了頸椎病呢?

1、 眩暈 :一些頸椎病患者常因突然扭頭而感到 眩暈 甚至猝然倒地。 但此類患者在倒地後能很快地清醒並站立起來,不伴有意識障礙 ,事後也沒有明顯的後遺症。 這是由於頸椎的增生性改變壓迫到了患者的椎動脈,使其出現了一過性的腦供血不足。 此類患者可伴有 頭痛 、噁心、 嘔吐 和出汗等植物神經功能紊亂 的症狀。

2、血壓不穩定 :一些頸椎病患者常出現血壓增高或降低的症狀(以血壓增高較為常見,故又叫“ 頸性高血壓 ”)。 這是由頸椎病引起的椎基底動脈供血失常和交感神經功能紊亂造成的。

3、 吞嚥障礙 : 有些頸椎病患者可出現吞嚥時喉嚨內有梗阻感或食管內有異物感等症狀。這是由於頸椎前緣的骨質直接壓迫到了食管的後壁,或是由頸椎病引起的植物神經功能紊亂而導致的 食管痙攣 (或過度鬆弛)造成的。 此類患者還可伴有噁心、嘔吐、 聲音嘶啞 、 乾咳 和 胸悶 等症狀。

4、 視力障礙 : 有些頸椎病患者可出現視力下降、眼 脹痛 、怕光、 流淚、瞳孔不等大甚至 視野縮小 等症狀。 這是由頸椎病導致的自主神經功能紊亂及大腦枕葉視覺中樞缺血造成的。

5、頸心綜合徵: 有些頸椎病患者可出現心前區疼痛、胸悶等症狀及 心電圖 上可有早搏 、ST段改變等表現,臨床上將這種情況叫做頸心綜合徵。 頸心綜合徵的出現是頸椎發生病變後刺激和壓迫頸背神經造成的

專家告訴我們,頸椎病的高發人群(如城市白領等)若出現上述5種特殊信號中的任何一種,就可考慮自己患了頸椎病,應及時去醫院檢查,以免延誤治療

頸椎病有甚麼癥狀?

頸椎病是常見的疾患,與長期的屈頸動作有關。 嚴重的可以壓迫通向上肢的神經根或通向大腦的椎動脈而引起自臂至指的酸麻脹痛 或 眩暈 ,甚至壓迫神經中樞——脊髓,而產生半身 無力 。 頸椎病是難以逆轉的,所以在出現以下症狀,而無明顯病因時,應想到可能患有頸椎病,並早診斷、早治療。

晨起頭暈
正常情況下,早晨起來時應該感覺頭腦清醒。如果晨起後頭腦昏昏沉沉的,或者有 頭暈 現象,患者可能有頸椎 骨質增生 ,壓迫頸椎動脈,影響大腦血液供應。 所以早晨頭暈、 頭昏 者有可能患有頸椎病。

視力障礙
當頸椎病造成自主神經功能障礙時,就會引起視力障礙,主要表現為視力下降、間歇性視力模糊、一眼或雙眼脹 痛、怕光、 流淚 、 視野縮小 等。

血壓升高
頸椎的骨質增生和退變,使頸部的血管、神經等軟組織受到牽張、刺激或壓迫,可致血壓升高或降低,但以前者多見,稱頸性高血壓 ,常伴有 頸部疼痛 、發緊、 上肢麻木 等典型表現。

吞嚥困難
開始感覺咽部發癢,有異物感,後又覺吞嚥困難 ,間斷發作,時輕時重,易被誤診為 食管癌 ,但頸椎病初期也會出現此類表現。

乳房疼痛
頸椎的骨質增生和退變壓迫第67頸椎的神經根時,便會引起乳房疼痛。 開始覺一側乳房或胸大肌疼痛,間斷隱痛或陣發性刺痛,向一側轉動頭部時最為明顯,有時疼痛難以忍受。這種疼痛易被誤診為 心絞痛 或胸膜炎  

下肢癱瘓或排便障礙
頸椎的骨質增生和退變刺激脊髓的椎體側束時,便會引起下肢癱瘓或跛行,上肢麻木、疼痛無力,頸部症狀多數輕微易被掩蓋,有的伴有尿頻 、 尿急 、排尿不淨或 大小便失禁 。

突然摔倒
當頸椎的骨質增生壓迫椎動脈時,常因突然扭頭時椎動脈受壓、供血中斷致大腦缺血 而突然摔倒,倒後因頸部位置改變,椎動脈供血恢復而清醒並站起。 易被誤診為腦 動脈硬化 或小腦疾患